
(觀傳媒雲林新聞)【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一年一度的「神農大帝聖誕祝壽大典」於今22日在雲林縣西螺福興宮隆重舉行,結合傳統信仰與現代農業科技,展現農業與文化的創新融合。此次活動由福興宮主辦,聯合雲林縣政府、西螺鎮公所、西螺鎮農會、文心中醫診所,以及來自全台的百位青農與鎮內27里共同參與,場面熱鬧莊嚴。

西螺福興宮董事長楊文鐘表示,神農大帝素有「五穀王」之稱,是農民、醫藥及釀造業的守護神。此次祝壽活動,以「播種、耕耘、採收」為主題,不僅致敬神農大帝恩澤萬物,也象徵農業的循環與繁盛。供品皆由各地青農嚴選準備,包括產銷履歷蔬果、有機無毒農產,以及雲林良品,呈現一桌結合環保、健康與祝福的壽宴。

活動當日,包括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立委劉建國、西螺鎮長廖秋萍等多位政要均親自出席參拜。謝淑亞副縣長在團拜儀式中恭請神農大帝出龕,並表示,雲林是台灣的農業大縣,期盼藉由科技農業的推展,讓信仰文化不只是傳承,更與智慧農業並進。現場更展示智慧灌溉與氣象監測技術,象徵神農精神在當代的延續。

立委劉建國則強調,台灣以農立國,應更積極面對國際經貿挑戰,並透過信仰與政策保護農民權益。他呼籲政府在國際談判中應以農民利益為優先考量。西螺鎮長廖秋萍也致詞表示,科技進步帶動農業轉型,她感謝青農與在地農民多年來齊心協力推廣西螺農產,也祈願五穀豐登、民生富足。

活動中,青農組成的「天氣探長團隊」已連續三年參與祝壽典禮,這次特別展示智慧灌溉系統與田間氣象設備,展現科技如何實際改善農作環境。活動不僅成為地方信仰的重要節慶,更轉化為促進智慧農業發展的創新平台,促進產官學跨域合作。

西螺福興宮董事長楊文鐘指出,擁有深厚歷史背景,神農大帝信仰流傳已超過150年,過去由米舖、漢藥舖等組成的「五穀王會」共同舉辦慶典,是西螺重要的宗教與文化資產。今日的福興宮,也積極結合文創與農產,開發特色伴手禮,推動地方經濟與信仰文化雙軌發展。

透過此次祝壽大典,福興宮再次展現信仰的凝聚力,結合現代科技力量,推動台灣農業創新與文化傳承並行,展望未來能帶動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為地方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立即加入【觀傳媒】官方帳號http://lin.ee/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