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當狗狗頻繁抓癢,甚至伴隨掉毛、紅腫等情況,往往會覺得是跳蚤叮咬所致。但其實狗狗皮膚搔癢的原因不只一種,從寄生蟲、乾燥到過敏反應皆可能引起類似症狀,若只依直覺判斷,反而可能導致誤治。
跳蚤叮咬表現明顯,可藉由梳毛確認
跳蚤是狗狗最常見的皮膚寄生蟲之一。當狗狗反覆抓咬尾巴根部、背部與腹部時,可先觀察毛髮中是否出現黑色跳蚤糞便。用細齒梳將毛髮中碎屑梳出,沾濕後呈紅褐色者,即為跳蚤排泄物。此時建議搭配除蚤藥、清潔環境同步進行,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

換季乾燥導致搔癢,常見於冬季
部分狗狗在冬季或洗澡次數過多時會出現皮膚乾癢的情形。這種情況下,狗狗身上會有較多皮屑,但不一定有紅腫或其他皮膚異常。皮膚乾燥會使狗狗不斷搔抓,若不處理可能導致抓破皮膚。建議飼主減少洗澡頻率,並使用保濕型犬用產品輔助改善。
食物與環境過敏造成局部搔癢反應
狗狗若對特定食物或環境過敏,也會出現局部搔癢,常見部位為耳朵、臉頰、腳掌或下腹部。有些個體還會出現濕疹、紅疹,甚至舔到局部掉毛。此類過敏反應常在換飼料或更換清潔用品後出現,需透過觀察與排除法確認。必要時應諮詢獸醫,進行低敏飲食調整。
黴菌與酵母菌感染會伴隨異味與脫毛
若狗狗搔癢行為伴隨皮膚油膩、有異味或局部紅腫脫毛,須注意是否為黴菌或酵母菌感染。這類皮膚問題多發於耳朵、腳趾間與腹部等潮濕部位。由於外觀與其他皮膚病類似,建議由獸醫進行皮膚鏡檢後再對症下藥。
寄生性皮膚病症狀劇烈,需立即就醫
如狗狗出現劇烈抓癢、翻滾啃咬,並伴隨局部皮膚增厚、大片脫毛或結痂,可能與疥癬蟎或毛囊蟲感染有關。這類疾病具高度傳染性,且不易自行判斷。確認病因後,須透過專業的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並同時清潔所有與狗狗接觸的物品。

綜合來看,狗狗抓癢並非單一原因可解釋。飼主應留意狗狗抓癢的頻率、部位及伴隨症狀,判斷是否與寄生蟲、乾燥、過敏或感染相關。若症狀持續超過數日未改善,建議尋求獸醫診斷,以避免病情惡化或傳染其他寵物。
這篇文章 狗狗一直抓癢=有跳蚤?先從「症狀」判斷癢癢的原因 !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