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市大埔路人行道問題一籮筐!彰化縣議會今(8)日召開定期會,縣議員溫芝樺針對縣內人行空間與學生權益提出質詢。她以大埔路人行道改善工程為例,指出完工後雖提升部分行人安全,但仍存在規劃與實際使用間的落差。她呼籲縣府在推動政策時應加強前期整體規劃與溝通機制,確保政策落實民眾生活所需。

彰化市大埔路人行道問題一籮筐!溫芝樺指出,大埔路人行道改善原意良善,但從現場實景觀察,仍可見機車違停、汽車轉彎壓線、救護車受阻等問題,反映設計與實際使用不符。她在議會中播放街景照片,呈現民眾行走情況與現場交通混亂畫面,直言「美意未必能真正落地」。
她進一步說明,縣府原規劃五條道路進行人行空間改善,自己也逐案參與公聽會,但目前僅大埔路一案完成,其餘皆停擺。她在議場中質詢工務處相關執行進度與原因,卻未獲具體回應,呼籲縣府應建立清楚的決策標準與公開說明,以提升政策透明度與信賴度。

對於地方商家關切的臨停與卸貨問題,溫芝樺指出,多數店家支持人行空間優化,期待有助提升環境品質與商機,但也強烈反映短暫停車需求。她批評工務處雖曾承諾設置臨停區,完工後卻未見相關配套設施,導致違停頻傳、警方執法進退兩難,增加基層執行壓力與民怨。
「推動友善人行空間,是正確方向,但更要重視執行細節與民意溝通。」溫芝樺強調,未來規劃應納入更多使用者回饋,加強跨單位協調,兼顧安全與實用性,才能真正將政策轉化為市民可感受的進步。

除了交通與空間議題,溫芝樺也關心教育政策公平性。她表示,目前縣府推動「班班有鮮乳」計畫及配合農業部提供在地食材補助,對學生營養具正面助益,但現行補助僅限公立學校,造成私立中小學生無法受惠。
她指出,教育資源應以學生為本,不應因學校性質而有差異。她透露,部分私校已向縣府反映意見,但不僅尚未獲回覆,縣府反而先修改補助規範,令校方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