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當貓咪和狗狗突然沒食慾時,不一定是大病來襲,可能只是環境變化、壓力或生理不適。飼主應冷靜觀察,依五大方向逐步排查原因,才能對症處理、安心照顧。
1. 健康狀況是否出現異常?
首先要觀察的是毛孩的身體狀態。有沒有嘔吐、腹瀉、發燒、流口水或精神萎靡等症狀?這些都可能是消化系統、口腔、或其他內部器官出現異常的警訊。尤其牙痛或牙齦發炎,很常讓貓狗吃不下飯。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建議立即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2. 是否換了飼料或食物種類?
飼料的口感、氣味甚至顆粒大小對毛孩來說都是很大的改變。有些貓狗對食物非常敏感,突然更換品牌、口味,甚至將乾糧換成濕糧,可能都會引起抗拒。若近期有換過飼料,建議逐步混合新舊飼料,讓牠慢慢適應。
3. 環境或情緒是否有變化?
貓狗對環境與情緒的感知力遠比我們想像的敏感。搬家、新成員(如嬰兒或其他寵物)的加入、飼主作息改變、甚至是飼主情緒低落,都可能導致牠們緊張、焦慮,進而影響食慾。這時候不妨多陪伴、給予安撫,也可以使用費洛蒙噴劑或舒緩音樂幫助穩定情緒。
4. 食物是否已變質或不新鮮?
尤其在氣溫高的季節,濕糧或未封好的乾糧容易腐敗或受潮,導致毛孩拒吃。建議定期檢查飼料的保存情況,也要留意碗盤是否乾淨。某些貓咪甚至會因為碗太髒或食物殘留而選擇不進食。
5. 年齡是否影響食慾?
年長的貓狗因為新陳代謝變慢、牙齒退化、活動力減低,食量本來就可能比年輕時少。只要精神良好、體重穩定,就不需要過度擔憂。但若食量持續下降並伴隨體重減輕,就可能是老年疾病如腎臟病、肝臟問題等的前兆,應進一步檢查。

總之,當貓狗出現食慾不振時,飼主不必過於慌張。以觀察為起點,逐步排除可能性,才能更有效掌握狀況。若排查後仍無法改善,請勿延遲,及早就醫才是對毛孩最負責任的選擇。健康的食慾,是毛孩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你與牠安心相處的重要指標。
這篇文章 貓狗食慾變差怎麼辦?別慌 ! 飼主必懂的 5 大排查重點 最早出現於 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