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enu
    What's Hot

    屏東市「龍舟競陸,琪開得勝」趣味競賽 即日起開放報名

    2025 年 5 月 9 日

    漁業重鎮再升級 張善政視察大園漁會 力拚竹圍漁港成為北部漁業新亮點

    2025 年 5 月 9 日

    帆軟用戶大會盛大舉行 發布亞太區數位藍圖 引領企業智慧決策

    2025 年 5 月 9 日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
    • 廣告刊登
    • 合作提案
    Facebook Line
    是新聞網
    • 首頁
    • 焦點
    • 政治
    • 財經
    • 生活
    • 地方
      • 大台北地區
      • 宜蘭區
      • 桃竹苗區
      • 中彰投區
      • 雲嘉南區
      • 花東區
      • 高屏區
      • 離島
    • 健康
    • 房產
    • 宗教
    • 旅遊美食
    • 影音
    • 專欄
    • 市快
    是新聞網
    首頁 » 揭開建築的身世之謎: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探索
    生活

    揭開建築的身世之謎: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探索

    福爾摩沙編採中心2025 年 2 月 12 日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國立臺灣圖書館為推廣臺灣學,日前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邀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張崑振副教授,以「動手動腳找東西:文資建築身世的探尋」為題,帶領民眾深入探索令人驚豔的建築故事。國臺圖 (十二) 日表示,另於 3 月 8 日,邀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王梅霞教授主講「數個田野的故事:探索「族群主流化」的可能」講座,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張副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了建築價值與其歷史身分的密切關係。渠指出,建築價值不僅在於外觀,更在於背後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如同目前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臨沂街的文房・文化閱讀空間,當我們發現其為日本時代的臺灣拓植株式會社時,它的價值便因身分轉換而產生飛躍性的評價。建築的身分,如同人的履歷,記錄著過去,也決定了現在。

    另,特別說明,建築史研究方法多元且細緻,需要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以目前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 84、86 號的錦町日式宿舍群為例,舉凡圖資、地籍圖、市區改正計畫等歷史文獻,以及建築本身的結構、材料、裝飾等細節,皆是建築提供人們了解它的神秘線索,我們需要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完成研究的拼圖,才能解開謎底還原建築的真實面貌。

    這場講座不僅讓聽眾對建築史研究產生濃厚興趣,也引發了大家對於文化資產保護的深刻思考。建築不僅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歷史的見證,透過大家齊心協力,留下更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原始新聞來源 揭開建築的身世之謎: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探索 臺灣郵報.

    資料來源:https://taiwanpost.net/2025/life/63254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編採中心

    優質推薦

    優質推薦

    優質推薦

    相關文章

    張善政龍潭行 視察三和社區關懷據點 肯定活化閒置空間打造客家、青創場域

    2025 年 5 月 9 日By 編採中心

    宋智孝現身首映會,講述海女初體驗,傳遞勇氣與守護文化的使命 5/11精采首播!

    2025 年 5 月 9 日By 編採中心

    曾獲中央卓越獎 桃園龍潭三和社區關懷據點提供長輩周全服務

    2025 年 5 月 9 日By 編採中心
    百萬神知識
    復華00929
    豐存股
    豐存股 股利再投入
    我們在這裡
    • Facebook
    宅在台灣
    • 首頁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與免責同意書
    • 投書聲明
    • 廣告刊登
    • 合作提案

    希立媒體行銷有限公司   統編93649988

    上方輸入關鍵字並按下 Enter 來搜尋,或按 Esc 鍵取消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