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奕/高雄報導】 (我們的名字叫回憶)展覽於2024.11.15 (五) 14:30雄崗美術館舉行開幕茶會,策展人 陸銘澤 張慧如。有想過為什麼很多東西都沒人教我們就會?也為什麼小時候不用學什麼文法就會對母語琅琅上口? 哲人柏拉圖說「知識即是回憶」,他認為人的靈魂在投胎為人之前是屬於理型界,知道所有的理型。投胎成為人後,身體就如同監獄般受到限制,因此而忘了理型。知識就是回憶起靈魂中原來的理型,透過回憶我們在成為人後就有基本的先備常識,不需特別去教導或體驗就讓我們可以判斷行為的適宜性,和何為知識?何為意見?林子超總是伴著手中拄杖同行,在場場旅程中,它是身體的延伸,成為自我的 一部分。每場旅程仿如探訪夢鄉裡的山歌,無意間流露出內心的想像及渴望, 並更加深內在心境探索。黃冠綸感受到人生旅程充滿各自不同故事的酸甜苦辣,唯有感悟與結果才能成就精彩人生,同時提醒「愛自己、做自己且珍惜當下」的心態勇敢面對生命;她以「大眼娃」代表自己,仿如為自我進行一場身心靈修復,這場療癒旅程,同時也帶給他人內心溫暖的感動,成為彼此的一道微光,共同守護那刻的永恆。黃上育視視窗是可以被理解為知覺的框架,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完全傳達了柏拉圖的見解;視窗將我們的視野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同時也指向了我們的注意力。通過創造不同的視窗,來引導觀者的目光和思考。董聿珊則透過「午夜夢之森」的概念,傳達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丟失了純真及童心,那些部分迷失在時間洪流,為了保護自己,它們戴上紙箱,有了世界;為了不被遺忘,建了一座只存在午夜夢裡的森林。
策展人/ 陸銘澤 張慧如協同策展人/ 黃上育參展藝術家現實廖進祥、林子超、黃上育夢想林麗勤、李心瑗、董聿珊、黃冠綸、李晏綺展期/ 2024.11.15 ~ 12.31開幕茶會/ 2024.11.15 (五) 14:30地點/ 雄崗美術館高雄市鼓山區富農路328號2F 07-586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