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彰化縣積極推動地面水體垃圾攔除工作,連續五年獲得環境部評比特優肯定。今年執行1,800餘次河岸巡查,清除超過27公噸垃圾,並開出343件違規罰單,有效改善水環境。縣長王惠美感謝團隊努力,並呼籲民眾落實垃圾分類,勿任意棄置廢棄物,共同守護家園環境。

為防堵廢棄物流入下游水體、減少對海岸環境的衝擊,彰化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地面水體垃圾攔除工作,展現卓越成效。環境部日前公布「113年地面水體垃圾攔除考核計畫」結果,彰化縣再度獲得第4組「特優」殊榮,這也是縣府連續第五年(109年至113年)獲此肯定。

彰化縣境內水系密布,南環濁水溪、北繞大肚溪,縣內還有洋子厝溪、員林大排、舊濁水溪等三條主要幹流,加上約220條大小灌排溝渠,水系網絡繁複。縣府攜手經濟部水利署第三、第四河川分署、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以及民間社區組成的水環境巡守隊,通力合作。據統計,今年度(113年)已執行逾1,800處次的河岸巡查,清理垃圾量超過27公噸,當中除了雜草與竹木,最常見的是民眾隨意棄置的生活垃圾包。
為有效防制非法棄置行為,彰化縣環保局除在溪岸設置縮時攝影設備進行監控,並動員超過30支水環境巡守隊、1,300多位志義工共同參與巡查與淨溪。透過人力與科技並進的監督機制,今年共舉發343件違規行為,依法開罰,有效提升違規者的警覺心。

此外,縣府也結合檢警調單位展開聯合稽查,針對農地與河川汙染源展開掃蕩,積極清除對環境造成危害的「毒瘤」。環保局長江培根指出,彰化縣之所以能連續五年獲得「特優」評比,是縣府工務處、水利資源處、環保局及民間力量通力合作的成果。
江培根說,水利資源處負責設置攔除網、調派人力與機具打撈河川垃圾,並安裝攝錄設備,查緝違法棄置;工務處則針對水體旁道路側溝的雜物進行清理,形成完整的環境清潔防線。

環保局呼籲民眾務必妥善分類與處理生活廢棄物,若有大型家具或廢棄物處理需求,可聯繫各鄉鎮市清潔隊安排清運服務,切勿將垃圾任意棄置於河川或水路,以免破壞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