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郭嘉 / 綜合報導】基隆市自今(2025)年1月起推出「青年公益電動機車3.0補助方案」,鼓勵市民汰舊換新以推動減碳目標。然而該方案強調必須以舊燃油機車汰換為前提,加上每月限額1000名並採抽籤制度,實施至今引發不少民眾質疑補助設計過於侷限。基隆市議員張之豪近日在議會質詢中直言,現行政策「兩邊都綁手綁腳」,應儘速檢討、改善,讓真正有需求的市民都能受益。

張之豪質詢時指出,有市民擁有燃油機車、願意汰換,卻連續抽籤落選無法獲得補助;另有許多民眾本就未持有燃油機車,卻因此無法申請補助。他在質詢中直言:「到底你們下一步該怎麼做?現在真的很像是抓怕死放怕飛。」強調現行制度無法兼顧公平與效益,恐讓政策流於形式,失去推動綠能轉型的原意。
基隆市府推動電動機車普及本意良善,但設計門檻應回應真實生活狀況,許多基隆網友表示不應讓沒有舊車可換的年輕人、學生或低碳通勤族被排除在外。呼籲市府放寬汰舊限制,研擬開放所有基隆市民皆能申請補助的可能性,讓政策真正落實。
對此,基隆環保局長馬仲豪於質詢中回應,部分民眾確實反映希望能免除舊車門檻,但目前仍以汰舊換新作為政策主軸,以利達成減少空污目標,未來將就各界意見進一步研議。
據環保局資料指出,該補助計畫自實施以來累積申請逾兩萬件,2025年4月中籤率約為56%,較年初明顯提升。不過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資料今年第1季基隆僅新增762輛電動機車,與原定3000輛目標相差甚遠。據此環保局表示今年新制補助方案提供市民自由選擇專案車款或一次性6萬元新購補助市府將持續檢視成效並優化申請流程,努力落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