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朱立君/台北訊】
在中藥產業面臨高齡化與斷層危機的關鍵時刻,衛生福利部於今年3月18日公布《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的釋義原則,開啟中藥販賣業專業登記制度改革。為表達對此政策的高度支持,全國中醫藥界於今(2日)齊聚一堂,舉辦「中醫藥界聯合誓師大會」,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展現團結挺改革、傳承中藥文化、推動產業升級的強烈決心。
活動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藥發展基金會、台灣中藥學會、台灣中藥權益促進會、台灣中藥經貿文化協會等近十個中醫藥團體聯合發起,全國各縣市中醫師公會、中藥商公會與醫學會皆熱烈響應。與會代表一致指出,衛福部此次政策明確制度化人才門檻,不僅有助補齊產業斷層、保障民眾用藥安全,更是推動中藥現代化的歷史契機。
根據政策規定,凡具中藥或生藥背景,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訓練者,可修習35學分核心課程後,依法申請登記中藥販賣業。課程內容涵蓋藥材鑑定、炮製與儲存、藥理基礎、法規知識與經營實務,強調兼顧傳統知識與現代專業素養,為下一代中藥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聲明中指出,中藥商長年肩負藥材基源辨識與品質把關的重任,是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20年來中藥商已從1萬5千家銳減至約7千家,供應鏈穩定性已亮起紅燈。倘若不即時因應,十年內恐跌破3千家,將對產業生態與民眾權益造成嚴重衝擊。
儘管部分藥師團體對政策持保留立場,但中醫藥界強調,該制度並未涉及調劑業務,與藥師職責並無衝突,應理性看待彼此專業分工,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此次誓師大會不僅是對衛福部政策的全面支持,更是一次產業自救與再出發的行動宣言。中醫藥界以實際行動表態,將攜手打造中藥產業永續發展的堅實未來,延續中醫藥文化命脈,促進全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