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圖/温雅君攝
【記者温雅君/台北訊】
面對中藥產業高齡化與人才斷層問題,衛福部今年3月18日針對《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進行政策釋義,明確規範具中藥或生藥背景並完成實務訓練者,可依法申請中藥販賣業登記。為支持此一政策方向,全國中醫藥界今(5月2日)於台北舉辦聯合誓師大會,號召全台各縣市中醫師公會、中藥商公會、學會、協會與基金會共襄盛舉,並正式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堅定支持政策推動與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決心。
誓師大會現場冠蓋雲集,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藥發展基金會、台灣中藥學會、台灣中藥經貿文化協會等數十個團體共同發起。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此政策有助於引導中藥人才制度化養成,建立現代化專業門檻,穩定供應鏈,並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與會單位在聲明中指出,中藥商在中藥材的辨識、炮製、保存與來源管理中長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中藥商數量急劇下降,從20年前的1萬5千家減至約7千家,未來十年更可能跌破3千家,供應鏈穩定性面臨嚴峻挑戰。政策若能如期推動,將為中藥產業注入新血,確保服務體系運作與文化傳承。
根據新政策,中藥相關科系畢業並具一年以上實務經驗者,須完成35學分專業課程,包括藥材鑑定、炮製加工、儲存管理、藥理基礎與法規實務,方可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這項制度設計獲與會專業團體高度肯定,認為可促進中藥專業化與制度化,符合國際趨勢與公共健康保障。
中醫藥界亦呼籲社會大眾理性看待此次政策,重視中藥商在產業鏈中的不可取代性,強調與其他醫藥專業間並非重疊,而是各司其職、合作互補,共同維繫全民健康照護體系。
此次誓師活動象徵全國中醫藥界集體展現信心與行動力,攜手支持衛福部與中醫藥司推動的中藥制度創新,朝向中藥產業專業化、現代化與永續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