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enu
    What's Hot

    台灣首家沙縣小吃 桃園南崁旗艦店開幕!

    2025 年 5 月 14 日

    2025世壯運在新北 觀旅局推運動文化體驗 邀選手深度探索新北之美

    2025 年 5 月 13 日

    鹿港永樂酒店攜手萬豪 「Tribute Portfolio」全新品牌登場

    2025 年 5 月 13 日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
    • 廣告刊登
    • 合作提案
    Facebook Line
    是新聞網
    • 首頁
    • 焦點
    • 政治
    • 財經
    • 生活
    • 地方
      • 大台北地區
      • 宜蘭區
      • 桃竹苗區
      • 中彰投區
      • 雲嘉南區
      • 花東區
      • 高屏區
      • 離島
    • 健康
    • 房產
    • 宗教
    • 旅遊美食
    • 影音
    • 專欄
    • 市快
    是新聞網
    首頁 » 睽違五年 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農業專家來臺 聚焦分享智慧蔬菜種植創新技術
    未分類

    睽違五年 亞洲生產力組織(APO)農業專家來臺 聚焦分享智慧蔬菜種植創新技術

    副總編輯/朱立君副總編輯/朱立君2024 年 6 月 4 日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本次研習會有來自14個APO會員國的25名代表參加,將聚焦於蔬菜種植領域的智慧農業技術與未來發展。圖/農業部國際司
    研習會有來自14個APO會員國的25名代表參加,將聚焦於蔬菜種植領域的智慧農業技術與未來發展。圖/農業部國際事務司

    農業部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於113年6月3日至7日在臺灣共同舉辦「蔬菜種植創新技術研習會」,為新冠疫情後首次在臺合作舉辦的農業實體研習。本次研習會有來自14個APO會員國的25名代表參加,將聚焦於蔬菜種植領域的智慧農業技術與未來發展,並赴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等3個公私部門實地觀摩我國農業技術應用,促進各國在蔬菜種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參與者也將借鑒臺灣在蔬菜種植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經驗,共同探討最新技術及發展趨勢。

    農業部強調,各國代表的參與不僅能實際瞭解臺灣在蔬菜種植領域的創新科技,更有助於我國拓展農業產業及資材合作基礎。圖/農業部國際司
    農業部強調,各國代表的參與不僅能實際瞭解臺灣在蔬菜種植領域的創新科技,更有助於我國拓展農業產業及資材合作基礎。圖/農業部國際事務司

    農業部表示,APO於民國50年5月11日在日本東京成立,我國為創始會員國之一,旨在為各會員國的工、農與服務業提供技術及管理等方面服務,以提升全面生產力,與促進各會員國經濟繁榮並改善人民生活水準。每年我國支持APO辦理1至2場國際農業交流活動,過去5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研習以視訊方式進行。今年,農業部特別邀請會員國來臺,共有來自孟加拉、柬埔寨、斐濟、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蒙古、菲律賓、韓國、斯里蘭卡、泰國、土耳其、越南及臺灣等14個國家的公私部門代表參與本次研習。深入探討蔬菜種植領域的創新理念,重點為結合智慧科技與農業技術並具體落實與應用,以提升各國農業生產力與競爭力。

    農業部指出,各國面臨著快速都市化及工業化帶來的挑戰,影響農地耕地面積和農業資源利用。此外,糧食損失和浪費也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原因。為解決這些問題,各國可應用最新的智慧農業技術,優化耕作流程,從而提升農業生產力並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因此,本次研習會議題特別包括蔬菜種植創新技術介紹、提高生產力及品質的模式、智慧農業與數位轉型、臺灣重要經濟蔬菜採後處理作法、農業循環經濟及低碳農業等。除了由各國代表分享相關經驗外,特別邀請日本、印尼及我國專家介紹蔬菜種植領域的創新技術及案例,並實地參訪臺灣蔬菜種植的優良場域。農業部強調,各國代表的參與不僅能實際瞭解臺灣在蔬菜種植領域的創新科技,更有助於我國拓展農業產業及資材合作基礎,有效推動臺灣農業產業國際化。

    精選 首頁 生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子信箱
    副總編輯/朱立君
    副總編輯/朱立君

    擁有深厚的新聞專業背景與媒體實務經驗,長期關注新聞價值與傳播倫理,秉持客觀中立原則,致力於提升新聞內容的公共信賴與社會影響力。 在傳統與數位媒體快速更迭的時代,熟稔媒體製作流程,擅長透過文字、影音等多元形式,將複雜資訊轉化為易於理解且具新聞價值的內容,發佈於報紙、電視與數位平台。她強調新聞工作的核心是「準確、即時、合法與道德」,並嚴守新聞記者應有的基本操守與社會責任。 新聞的價值來自於它能站在第三人立場,以客觀眼光看待事件,忠實呈現多元觀點,為閱聽人提供完整資訊,進而形成獨立思考。面對資訊爆炸與假訊息氾濫的挑戰,新聞媒體更應回歸初心,以真實為基石、以公正為原則,發揮媒體應有的社會引導力量。

    優質推薦

    優質推薦

    優質推薦

    相關文章

    台灣首家沙縣小吃 桃園南崁旗艦店開幕!

    2025 年 5 月 14 日By 巢文˙玉

    2025世壯運在新北 觀旅局推運動文化體驗 邀選手深度探索新北之美

    2025 年 5 月 13 日By 編採中心

    國際家庭日Fun閱讀 泰山分館親子共讀詩 共創美好家庭時光

    2025 年 5 月 13 日By 編採中心
    百萬神知識
    復華00929
    豐存股
    豐存股 股利再投入
    我們在這裡
    • Facebook
    宅在台灣
    • 首頁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與免責同意書
    • 投書聲明
    • 廣告刊登
    • 合作提案

    希立媒體行銷有限公司   統編93649988

    上方輸入關鍵字並按下 Enter 來搜尋,或按 Esc 鍵取消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