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總辯論將於24日登場,17日黎巴嫩發生駭人聽聞的恐怖攻擊,而23日以色列對黎巴嫩展開大規模空襲,已經造成近500人死亡。加上已經持續進行的俄烏與以哈兩場戰爭,這次的聯合國大會籠罩在一股不祥與無助的陰影下。
先說不祥,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多,不見停止的跡象,烏克蘭一直希望利用西方提供的武器深入攻擊俄羅斯境內,而普丁揚言西方如果跨越紅線形同參戰,將不惜動用核子武器。以色列的極右翼政權妄想一舉將哈瑪斯與真主黨畢其功於一役,無所不用其極,引起國際社會的不滿,更不斷刺激周邊國家,試圖挑起更大的衝突,拉美國下水。美國與中國在南海與台海的暗中較勁也持續進行,經貿戰與科技戰更是大戰方酣。
這些戰爭或區域緊張背後都是大國之間的博奕,讓人聯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如「夢遊者」一般走入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子戰爭的討論也浮出檯面,令人不寒而慄。
再說無助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上週的記者會上就感嘆道,「國際挑戰的發展速度遠超過了我們解決這些挑戰的能力」,「我們看到失控的地緣政治分歧和衝突—尤其是烏克蘭、加薩、蘇丹」。
以色列的背後是美國,烏克蘭戰場上就是俄羅斯自己,這兩個安理會的大國,讓這兩場戰爭在聯合國這個原本要化干戈為玉帛的場合完全沒有解決的可能,反成造成聯合國無能的惡果。
在地緣政治衝突面前,環境災難很難博取世人關注,特別是那些面對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可能慘遭滅頂的南太平洋島國只能徒呼負負。
還有一個不安與徬徨的因素也飄盪在紐約上空,那就是美國陷入膠著的總統大選。川普經歷兩次暗殺,美國政治暴力氣氛不減反增;賀錦麗的「黨大會效應」未能持續,即便電視辯論表現不俗,也無法拉開與川普的差距。許多民調專家都認為這次選舉結果將會在很小的差距範圍內,這就讓國際社會更加擔心,會不會再出現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大廈攻擊事件,而早在年初「歐亞集團」風險評估公司的報告就預言,美國大選會是2024年最不確定的變數與亂源。
除了英法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跟班角色,唯一還有些影響力的只剩下中國,但是一票否決權的遊戲規則讓中國也難獨挑大樑,而中國目前的實力要承擔世界公共財與警察角色也還遠遠不足。
這樣的氛圍讓人想起的不是學者艾利森的「修昔底德陷阱」,而是另一位美國政治學大師奈伊(Joseph S.Nye,Jr)所提的「金德伯格陷阱」。
所謂「金德伯格陷阱」是奈伊在2017 年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主導世界的霸權衰落之際,由於新興大國無力或無意提供必要的全球公共財,從而造成世界治理領導力的真空,導致全球經濟混亂和安全失序的一種局面。
這個論述最早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其著作《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一書中所提到的。他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但卻拒簽《凡爾賽條約》重回孤立主義,並不想替代英國提供全球公共財,而英國因在戰爭中遭受重創,再也無力承擔維持世界秩序之責,十年之後的 1929 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大恐慌。經濟大蕭條導致強調國家主義、經濟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法西斯主義興起,最終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近一場廣受矚目的大師對話,就是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克斯之間的精彩論辯。前者指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威脅,而薩克斯則認為美國最大的威脅不是中國,而是一個失序的世界,在這個失序的世界中美國可能遭受不是來自中國的攻擊,而是恐怖主義分子手中各式各樣的武器,包括核子武器。
看看這次聯合國大會的氛圍,與當前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對抗的發展,奈伊與薩克斯的說法似乎更有說服力。
梅花新聞網原始網址:【梅花評論】籠罩在不祥與無助氣氛下的聯合國大會
原始新聞來源 【梅花評論】籠罩在不祥與無助氣氛下的聯合國大會 臺灣郵報.